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要聞 > 交城動態

“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設美麗幸福呂梁”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交城專場成功舉辦

 時間:2024-12-30       大    中    小      來源: 交城縣融媒體中心

12月25日上午,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呂梁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設美麗幸福呂梁”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交城專場。呂梁市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張建明主持。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大鵬作了主題發布,介紹了我縣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深化全方位轉型工作成效,并回答了記者提問??h委常委、副縣長雒保廷,副縣長王向前,郝弶穎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就相關問題分別答記者問。

劉大鵬指出,黨的二十大以來,縣委、縣政府錨定“轉型引領蹚出新路,挺進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堅定不移實施“四創”戰略、打造“四張”名片,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定步伐。

劉大鵬從四個方面作了介紹。

第一方面是實施“產業創優”戰略,打造“轉型蹚路先行區”。

交城縣緊緊圍繞“一區、一鎮、一鏈”,全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耙粎^”,就是“軟硬”兼修,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園區。持續深化“三化三制”改革,縱深推進“標準地+承諾制+全代辦”,積極落實“五有套餐”,持續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完成了開發區擴區調規,柰林整村移民搬遷工程基本完成,投資3.6億元實施開發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開發區承載力不斷升級。目前入駐企業達到340戶,主陣地、主引擎的作用更加凸顯?!耙绘偂?,就是“量質”齊升,創建省級硝基復合肥專業鎮。新建成投產硝基復合肥產業項目10個,全縣硝基復合肥企業達到33戶。今年硝基復合肥量能達到300萬噸,占到全國的80%。2022年交城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級創新型縣,被認定為市級“硝基復合肥專業鎮”,今年被全國氮肥行業協會授予“交城·中國鈣都(硝基肥)”稱號?!耙绘湣保褪恰吧舷隆币惑w,以“煤-焦-化”產業鏈為主鏈,延伸發展多條高附加值關聯產業鏈。完成傳統產業技改項目20個、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7個,打造高端玻璃制造、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現代醫藥、碳基新材料、硝基新材料等產業鏈,錳鐵合金生產綜合實力全國第二、浮法玻璃產能華北第一、鑄件出口全市第一,醫藥中間體產品占到同類型產品的70%。在全市率先實現氫能“制-儲-用”全鏈條發展,抽水蓄能電站通過國家能源局核準,龐泉酒莊成為山西第二大清香型白酒釀造基地,產業含“新”量不斷提升。

第二方面是實施“環境創建”戰略,打造“綠色發展品牌縣”。

交城縣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是讓天空更藍。堅持“源頭治”“靶向治”“系統治”,高效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各項措施,空氣質量持續好轉。二是讓河流更清??h城第二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4個鄉鎮實現污水集中處理,黃河中游汾河水系磁窯河交城段水質提升一期工程穩定運行,二期水污染治理及經濟開發區(省級)中水回用工程開工建設,3個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三是讓青山更綠。實施省級綠化工程5.18萬畝、國土綠化22.16萬畝、城鄉綠化5352畝、通道綠化75公里,打造村莊公共綠地5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1.4%,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四是讓農村更凈。相繼完成8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整治行動,平川鄉鎮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連續五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第三方面是實施“管理創新”戰略,打造“省城城市后花園”。

一是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完成14條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和4條縣鄉公路提質改造工程,讓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西、城南、城北三大集中供熱工程全部完工,城區供熱面積達到784萬平方米。利用公共區域規劃建設停車位380個,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實施東環路綠化提升、白漳河北岸綠地改造等項目,城市品質不斷提升。二是進一步補齊農村短板,25個村(社區)實現集中供熱,實施166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改造農村衛生廁所864座,滾動推進39.7公里“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城鄉發展更加均衡。三是進一步深化文明創建,8個單位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典型,東坡底鄉“喪事簡辦三步走 文明鄉風樹新篇”入選第四批全國“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

第四方面是實施“民生創享”戰略,打造“幸福呂梁向往地”。

交城縣始終堅持“民生為大”,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一是用心提升群眾收入。社保、就業等40項高頻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建立122個就業社保服務點,年內舉辦15次線上線下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4139個,群眾找工作、辦社保更加方便,收入穩定提升。二是用情優化公共服務。建成投用3所學校,新增學位4800個,助力“學有所成”。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交城分院順利搬遷入住,配套建設及聯體項目相繼投入使用。三是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著眼群眾身邊的“小切口”,每年八成以上可用財力投向民生領域,投資4.57億元實施了457個鞏固銜接項目,落地9個養老服務機構,建成3個綜合便民市場,基本完成了22個老舊小區改造,新改建41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公辦托育機構具備營運條件,實現全民免費乘坐公交,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

隨后,劉大鵬、雒保廷、王向前、郝弶穎分別就媒體記者關心的科技創新成果、城鄉一體化發展措施、全省一流的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園區建設成效、硝基復合肥產業未來發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等方面問題逐一進行了回答。